根据2024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向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应用机型为多旋翼无人机,主要培训的机型重量为小型和中型,也是大家通俗来讲的多旋翼三类机和四类机,另外小型和中型对于的执照等级分为视距内、超视距和教员三个等级,针对一些网友对执照考试的疑问,本文主要是将执照考试的流程及各等级的考试标准说明白。
无人机考试主要是分为理论考试、实践考试以及地面站三个大的科目,需要注意的是小型无人机考试和中型无人机考试在培训和考试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的差异就是在机型的大小和重量上面,中型无人机相比小型在实际操控方面可能会稍微困难一些。
无人机理论考试形式一般为计算机考试,考试题型为选择题。
理论考试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民用航空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
(2)相应类别等级无人机一般知识;
(3)无人机飞行性能、计划和装载;
(4)航空气象;
(5)无人机操作程序;
(6)相应类别、级别等级无人机飞行原理;
(7)无线电通话;
(8)紧急和非正常情况处置;
(9)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员等级执照会考)。
无人机执照三个等级的理论考试形式是一样的,但是在考试的题目和考试时间以及通过要求方面会有一些差异,视距内和超视距的主要差异在于通过分数,考试时长为两个小时,共计100道题,视距内要求通过分数为70分,超视距要求是80分。教员等级理论考试只考教学法知识,时长为1小时,40道题目,考试通过分数为80分。

(题目数量、考试时长及通过分数)
待无人机理论考试通过后,可申请参加实践考试,理论考试通过后的2年内都可申请实践考试。
无人机执照实操考试分为综合问答、实践飞行两个方面,报考超视距驾驶员另外需要考地面站。
视距内和超视距等级的综合问答考试形式一般为计算机考试,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共计10题,20分钟考试时间,满7分通过。教员等级的口试,一般通过委任代表依据局方规定的范围与标准,以面对面问答的形式进行考试。
操控员执照和超视距等级的综合问答考试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i)无人机系统基础知识;
(ii)无人机系统操控原理:
(iii)无人机动力系统的选配;
(iv)无人机系统通用与应急操作程序。
(2)教员等级的口试考试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i)无人机系统、性能、飞行原理;
(ii)无人机系统通用与应急操控程序;
(iii)教学水平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操考试中,视距内、超视距和教员三个等级对无人机操控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下面为三个实践飞行主要科目和要求:
视距内驾驶员:
采用GPS模式:飞控内、外回路均参与控制,即飞行姿态辅助与位置修正辅助功能都使用
考试科目:
起飞
油门操纵均匀,姿态正常
悬停:
水平位移不超过±2米,
垂直位移不超过±1米
慢速水平偏转360°
航空器水平位移误差不超过+2米,
垂直位移误差不超过+1米,
方向偏转流畅,项目考核时间为5至30秒内。
水平8字飞行
依据航空器性能确定标准航线单个圆直径(小、中型:12米)
航空器水平位移误差不超过+2米,
垂直位移误差不超过+1米,
航空器位移无卡顿,航向与标准航线切线夹角不超过 30°。
定点降落
到达降落点后匀速下降,平稳降落。
通用要求:无危险动作与姿态,操作柔和,航空器部件完好。
除不满足通用要求外,考试申请人可有三次机会完成以上科目内容。
超视距驾驶员:
采用姿态模式:飞控内回路参与控制,即仅使用飞行姿态辅助功能,不能使用位置修正辅助功能。
考试科目:
以姿态模式完成视距内驾驶员考试(自旋360、水平8飞行)要求的同时,需要进行地面站考试。
教员:
首先说一下,教员不可以直接报考,需要由超视距驾驶员(机长)满足特定要求之后,申请考试。
教员考试需要以姿态模式完成视距内驾驶员科目考试要求并增加难度,要求进行顺/逆时针慢速水平偏转 360°,另外在8字飞行方面需要进行后退水平8字飞行,教员不需要考地面站。
地面站:
地面站作为无人机执照考试中的一大项,考试难度较大,需要涉及包括但不限于航线规划、重规划、应急降落等多方面的知识,下文以多年教员经验人员总结概括,如详细了解可以点击查看